这样生活,无关性别,只因我是我 | 瞬间MomentX
无论男女
就按照自己的本来面貌,自由自在地,随心所欲地度过一生。
——李银河
♪
没有那么多“你应该”
上周日,小瞬问了大家一个问题——“什么样的瞬间,你觉得做女人(或做男人)好辛苦?”
读者「三十」虽然是女生,但她分享了一个很多男性都曾遭遇的瞬间:在校园里,如果同学们看到哪个男生哭了,那么他一定会被嘲讽揶揄,同学们甚至会加倍欺负他。
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男生就应该是坚强、隐忍的,哭哭啼啼就是像女孩,就应该被嘲笑。
生而为人,所有人都会经历脆弱悲伤的时刻。但当男性流露出他们脆弱的一面时,人们给予他们的不是温暖与善意,而是更多苦难。
Andrea Ucini 作品
年过四十的读者「鲤鱼」早已摸清了男性的“生存之道”,他说:“自己也有脆弱的时候,但作为男人我不能说。”每当这种时候,他都觉得作为男性,好辛苦啊。
这种习惯性的压抑情绪,甚至被科学家称为“癌症性格”,肿瘤发病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。
而这一切,只是因为他们害怕被别人说:“你像女孩一样。”但仔细想想, “像女孩”真的是贬义词吗?像女孩就是扭扭捏捏,娇弱无力,什么都做不好吗?
曾经有著名日化品牌拍过一段名为Always Like a Girl《像女孩一样》的采访视频。
导演让成年人和孩子们根据指令做出动作,比如“像女孩一样跑”“像女孩一样战斗”。成年人和大一点的孩子都故意表现得十分扭捏可笑,而年纪很小的孩子们却表现得自然、洒脱、有力量。
导演其实想告诉大家,那些你以为的性别秩序,并不是天生的。
Andrea Ucini 作品
科技发展到今天,许多性别标签都已经不再是人类迫于生存而自然形成的,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地建构起来的。
甚至有许多在今天被贴上女性标签的行为,曾经都是男性间的流行。比如法国国王因为个子矮发明了高跟鞋,因为常年不洗澡,为了遮盖身体的味道而发明了香水,贵族们为了显示其骑士风度而穿上丝袜和华丽的袍子。
Louis XIV and His Family
而如今,男生在夏天被晒到中暑都不好意思撑把阳伞。皮肤干到掉皮,擦点面霜都会被讽刺“娘炮”。一句“呵,直男”,则会把一个男人所有的审美和品味都踩到土里,好像男人天生就该不修边幅,只能琢磨赚钱买房。
其实就如波伏娃在《第二性》中所述:“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,她是变成女人的。”而这句话,也同样适用于男性。
//什么是“男孩的玩具”?
什么是“女孩的玩具”?
Andrea Ucini 作品
为性别贴上性格和行为方式的标签,往往在人们幼儿时期就开始了。
通常,乐高、变形金刚之类的复杂机械类玩具被认为是“男孩的玩具”,而毛绒小熊、模拟厨房之类的玩具则被认为是“女孩的玩具”。
国际著名玩具品牌曾拍摄过一条公益短片,是一群小女孩在讨论“梦想的差距”。
小女孩们说:“当女孩到了5岁,开始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总统、科学家、宇航员、思想家、工程师、CEO……”“我们得到的与科学相关的玩具只有男孩的三分之一。”“我们需要看到聪慧的女人们成为杰出的人,并看到她们是如何做到的。才能想象,我们自己能做什么。”
//只有女生需要学做家务吗?
Andrea Ucini 作品
当孩子们再大一点的时候,家长会开始教给不同性别的孩子不同的“必备技能”。
《少年说》节目中有一个读初一的女孩说:“妈妈在家总是和我说,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务。有时候,我想休息一下,妈妈就说,你以后嫁人了,难道还让你老公来帮你做家务吗?最近,妈妈又让我开始学做饭了。我一不想学,我妈妈就说,你以后嫁人了,难道还要你老公来帮你做饭吗?我今天就想问问妈妈,我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呢?”
女孩刚说完,台下一阵欢呼。妈妈反问:“假如你老公也不会做家务,你该怎么办?”
女孩说:“那我就生个女儿,让我女儿帮我做。”
其实很多孩子会在心里意识到,某些性别标签是不对的,但她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复杂的状况,只能重走上一代的老路。
//公主就是为了嫁给王子吗?
Andrea Ucini 作品
从事儿童教育的「千寻麻麻」在逛公园时遇到一个5岁左右打扮成迪士尼公主模样的女孩,她开玩笑地问这个女孩:“公主长大了要干什么啊?”女孩说:“公主就是要穿漂亮裙子,美美的,等王子来娶她。”
想必她的妈妈并没有告诉她,伊丽莎白女王,曾经也是公主。
波伏娃有一句名言 :“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,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,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,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。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,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,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,已经为时太晚,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。”
//30岁的女人
不配升职吗?
Andrea Ucini 作品
读者「赤木与森」就很警惕这种甜蜜的陷阱。尽管来大姨妈时疼得全身无力,但依然不愿意请假。作为一个女性,想在职场占有一席之地,她选择“加倍努力工作”。
但可悲的是,有时候很多努力也会被一个轻飘飘的标签辜负。30岁的读者「小曼」工作业绩一直是同组最出色的,但提拔时,领导却选择了另一位学历、业绩都不如她的男同事。
多方打听后,她才知道,原来是领导觉得她这个年纪,有可能快要准备生孩子了,便没有考虑她的晋升。她顿时觉得充满了无力感。
//带孩子全是女人的事吗?
Andrea Ucini 作品
生孩子成为女性升职的短板其实与“父亲缺位”脱不了干系。明明是夫妻双方共同孕育了宝宝,但很多爸爸在带孩子这件事上,常常“隐身”。有些顾家的男性主动带孩子,甚至还会遭遇老人们的非议。
读者「蜗牛牛」的儿子一岁多,她经历过诸多的困窘:不得不左手抱娃,右手拿锅铲;抱着熟睡的孩子去面试;开着卫生间的门洗澡,支着耳朵生怕儿子醒了找不到妈妈……觉得做女人真是辛苦。
事业型妈妈「小嗲」前段时间住院了。在医院里,没有工作的压力,家庭琐事的叨扰,也没有孩子围着转,她感觉自己像度了个假。
Andrea Ucini 作品
「小嗲」出院前一天,在医院楼道里遇到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玩耍,看到人就打招呼,很是可爱。陪着孩子的女人,手上打着留置针,看得出她有些疲惫。简单交谈后得知,她生病了但没人帮忙照看孩子,只能带着孩子一起住院。
而她们,都不是单亲妈妈。
Andrea Ucini 作品
读者「小甜豆」说:“明明男女都上班,可生娃带娃都还是妈妈的事。说出自己的苦恼,男人来一句‘别的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,都没事,就你矫情!’让人更觉生活艰辛。”
其实这种状况威胁的不仅仅是女性,性别分工越固化的地区,男性被赋予的经济压力就越大。甚至依然有很多人认为:“没有房子和汽车的男性就不配提结婚。”“男性薪资比伴侣低就是吃软饭。”
Andrea Ucini 作品
今年,第63届女性地位委员会会议CSW63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时,北欧五国提出的口号就是Share The Care(共同育婴)。
北欧的一项研究表明:父亲每参与照顾孩子一个月,母亲的收入就可能增长7%。若女性能够以与男性相同的比例参与到劳动市场中,美国GDP将提升5%,日本将提升9%,埃及将提升34%。
Andrea Ucini 作品
新加坡、加拿大等地都设定了男性育婴假,而且实际申请人数都在逐年上升。
在国内虽然暂且没能落地法定假期,但人们的观念也正在改变。来自山东的男性读者「晴蓝」说:“真正在乎你的人,不会因在乎别人的想法而让你太过辛苦。为了爱的人,女人也会努力工作,男人也会承担家务,照顾小孩。”
反对性别标签和刻板印象,并不是让所有女性都必须做个战士,也不是让所有男性都必须搞懂时尚。而是让每个人都“有得选”。有自由,有能力,有机会去选择自己渴望的人生。
让小瞬深感欣慰的是,一个17岁的女孩子留言说:“当我们在讨论男人女人时,更应该看到那个‘人’字,无论男人女人,都应享有作为人应有的基本权利。”
这世界正在改变,不是吗?
#瞬间MomentX|「瞬间集」#
多想想什么是真正的“你愿意”
不必困恼于他们口中的“你应该”
今天是瞬间MomentX伴随你的第 424天
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
本期编辑:博洋 / 本期校对:西格玛 歆泽
黄轩的阅读瞬间
过喜欢的生活 | 只需一个人做的事 | 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 | 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有更多的浪漫
更多“瞬间”的生活
吃瓜 | 祛“丧”大法 | 日常就是艺术 | 父亲老了 | 风的温柔 | 关爱流浪动物 | 假精致 | 专注力歌单 | 毕业就失业怎么办
愿每个人都能爱上自己👇🏻